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介绍 > 正文

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

部门:机电工程系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23/3/2 10:21:46 人气:77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二)专业代码

专业代码:410113

二、入学要求

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企业微信截图_16777240221329.png

(二)职业岗位(群)与能力分析

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呼伦贝尔市和周边其它城市的农业生产或农机制造类及相关企业或行业的生产一线,从事农业机械操作、农机设备运行、维修、产品测试、经营服务等方面的岗位技能工作或工艺、技术和营销管理工作。

1.职业岗位(群)

(1)主要就业岗位:农业机械设备及智慧农场生产线的操作、故障分析和维修工作。

(2)相关工作岗位:农机化岗位人员、农业机械制造人员、农业工程技术人员。

(3)拓展工作岗位:农机设备的安装调试、农机维修和农机制造、农业生产组织与管理。

2.能力分析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备高职工科毕业生在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通用能力。

(2)具有农机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的能力。

(3)具有操作农机设备进行生产的能力。

(4)具有分析、制定农机生产工艺文件的能力。

(5)具有处理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6)具有农机设备技术管理的能力。

 

五、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北大荒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农业装备生产企业、农机公司、农业科技公司等领域,掌握农业装备原理、电气原理、 液压传动原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适应农业装备制造、使用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 公民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及基础文化知识。

(2) 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 掌握农业种植基础及农机设计等知识,具有使用及维护各种农用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能力。

(4) 掌握农机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5)掌握农机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编程技术等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掌握典型农业装备操作与使用的专业技能;

(3)掌握典型农业装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的专业技能;

(4)掌握计算机技术应用基本技能,能从事基本的电子商务活动;

(5)了解农业装备应用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基本的农业装备推广与营销能力。

3.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合格的政治素养、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

(2)文化素质: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数学、外语、计算机、企业文化知识等。

(3)业务素质:具有机电设备的操作、调试、检测与维修;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修及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能力。

(4)身心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经受挫折,适应各种环境。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文件精神,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特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目的的课程。本课程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本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主线,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门重要课程。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是一门系统地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导向性很强。本课程主要包括十五个专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领会和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理解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了解中国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等。

5.四史与宪法

《四史与宪法》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是介绍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宪法学内容的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可以客观地评价新中国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得失,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提供历史启示。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充分认识到宪法是我们社会行为的最高准则,自觉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政治修养、法律修养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最高准则。

6.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以听、说、读、写为基本载体,融思想性、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及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在给学生带来心灵滋润和审美享受的同时,拓展视野、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引导人格,在丰富学生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通过本课程学习,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性情、启蒙心智、塑造人格,引导学生在丰富情感世界和精神生活的同时,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7.高等数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函数、极限与连续、微积分学以及常微分方程和概论统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得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数学运算和数学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工具。

8.大学英语

本课程掌握必要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具备必要的英语听、说、读、看、写、译技能。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达到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自主学习完善的四项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9.大学生安全教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心理和生理健康与安全、公共安全知识、实验实训与择业安全知识、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和职业安全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门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了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与民俗等知识,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仁大爱、大德大能培根铸魂,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11.国家安全教育(含禁毒教育)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心理和生理健康与安全、公共安全知识、实验实训与择业安全知识、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和职业安全基础知识。本课程重点围绕理解中华民族命运与国家关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系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树立国家安全底线思维,将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

12.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意识,规范职业行为,养成优秀职业品质。引导学生了解职场、了解职业,以一个准职业人的身份要求自己。使学生成为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的社会好公民;成为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铁路准员工;成为德才兼备、创新进取、精益求精的优秀工匠。

13.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重要必修公共基础课,它指导学生定位职业发展方向,拟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愿望计划;指导学生从事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指导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知识、方法、技巧;指导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习惯,以帮助学生提升就业与职业发展能力,练就优秀职业人思维,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

14.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时代鲜明的特征和大学生们自我实现价值的首要选热择,为了促进我院学生的创业与就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公共基础课。

15.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教学帮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 军事训练和入学教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加强集体主义观念,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并帮助新生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迅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设置,督促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帮助新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学生的责任和义务,逐步确立奋斗目标。

17.军事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结合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和国防安全意识,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强化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性与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8.劳动实践

本课程是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9.劳动教育

本课程以普及劳动科学知识、提高劳动科学素养为着眼点,把劳动科学发展和劳动实践需求两个维度相结合,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从劳动品德涵养、劳动情怀培育、专业技能习得、创新创业激励、职业素养提升、劳动权益保护、劳动文化塑造、团队意识培养、未来劳动认知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系统介绍劳动学科领域基本知识,旨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真正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关乎幸福人生的道理。

20.《健康教育》

本课程主要结合三高职年制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三年制高职学生身心发展较为成熟,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结合以上特点向介绍大学生常见的疾病及心理健康等问题的临床表现和病因,普及卫生常识,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强化同学们的健康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改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建立新的健康概念,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疾病的自我监测,自我防护的教育活动和教学课程。

21.广场舞

通过广场健身舞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广场健身舞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一般教学规律,并能运用于教学与社会指导;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体育社会指导员所必备的广场健身舞教学能力、简单创编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具有运用广场健身舞手段在全民健身中指导他人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示范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广场健身舞社交、娱乐奠定基础;通过广场健身舞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感,培养学生欣赏和表现形体美、姿态美及创造美的能力。

22.毕业教育

毕业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毕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和引导毕业生顺利毕业、就业。本课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为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热爱学校、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增”育人计划的成果。

 

(二)专业技能课程

1.农用动力机械使用与维护

农用动力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培养科学的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使学生掌握整地机械使用与维护、播种与栽植机械使用与维护、田间管理机械的使用与维护和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护等方面的内容。教材系统阐述了农用作业机械的整体结构、工作过程、使用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土壤耕作机械使用与维护

主要讲授常用的动力机械,土壤耕作机械,播种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节水灌溉机械,谷物收获机械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农村常用的土壤耕作机械、播种施肥机械、地膜覆盖机械、插秧机、植物保护机械、节水灌溉机械、谷物收获机械及其脱粒机械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详细介绍了这些农机具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3. 种植和施肥机械使用与维护

主要讲授农田间作物的播种方法、各种播种方法的特点、播种作业的技术要求、播种性能指标及其试验方法、播种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谷物条播机、勺轮式精密播种机、气吸式精密播种机、铺膜播种机和指夹式免耕播种机的结构与性能参数、使用调整方法,以及谷物条播机的安装、保养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4. 农机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主要讲授农用发动机总体认知、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汽油机燃油系统的维修、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柴油机进、排气系统与维修、冷却系统与维修、润滑系统与维修、农用柴油机的装配与调试、柴油机使用维护及检修的典型实例。

5. 农田排灌机械使用与维护

农田排灌机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农业机械,它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课程主要讲授广泛使用的农田排灌泵,即:中小型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潜水电泵、井泵等为重点,系统地介绍了农田排灌泵的基本结构、选型和配套、使用维护和故障排除等基本知识。

6. 农产品采收机械使用与维护

较系统地讲授了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所用农产品采收机械的类型、特点、构造、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基础、动力机械与电器控制、饲料加工机械、畜禽饲养管理机械设备、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等。

7. 农用无人机技术

主要讲授农业无人机技术具基础知识、常用无人机的使用与保养、农机维修技术等知识。重点介绍耕无人机保护机械、排灌机械、谷物收获机械、谷物清选和干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和畜牧机械等常用农机具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常见故障及排除等。

8. 现代农业装备自动导航系统使用与维护

现代农业装备自动导航系统使用与维护是实施智慧农业的基础,而导航技术是智能农机装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动喷药、中耕除草、土地平整、插秧收割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农机的作业精度和效率,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实现农田作业规模化发展。本课程主要介绍,基于GNSS、机器视觉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导航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智能导航决策控制、转向操纵控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成果,以及农业机械智能导航系统、多机协同及导航避障系统的开发设计实例。

9. 农机驾驶与维护

本课程为实训课,主要通过实训使得学生掌握新型拖拉机、新型联合收割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过程、技术维护、保养、调整、故障排除和维修、拆装要点、驾驶技术等内容。特别针对近几年新研制的新型拖拉机、联合收割的新技术作了重点讲解。

10. 农用无人机操作

本课程为实训课,主要通过实操使得学生掌握农用无人机结构与工作原理、设备维护保养与故障、驾驶操作基本技巧,无人机平面图测绘、植保作业、飞播作业和安全生产等内容。

11. 农业机械作业

本课程为实训课,主要通过实际操作使得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田间作业机械,进而掌握不同农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理论分析、基本设计和技术应用。包括:耕整地机械、播种与施肥机械、育苗移栽机械、中耕与植保机械、切割与脱粒机械、谷物联合收获机械等等内容。

12. 智能化农机操作

本课程为实训课,主要通过实际操作使得学生掌握常用农机底盘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分类,作用及工作原理,并熟悉其部件的拆装方法;掌握农机底盘的维护和主要总成的检验、修理、调试等过程;了解先进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授予学生农机底盘构造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不断进行农机底盘全面故障诊断提供技能训练,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4.顶岗实习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同时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和调研,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通过查阅技术文献对设计题目进行论证,完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毕业设计

使学生掌握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任务,能完成技术数据的收集、查阅参考文献,设计总体设计方案和具体的结构设计。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见附表1、附表2、附表3。

八、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通过培养、引进和聘用相结合的方式, “双结构、双素质 ”的高水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教学团队。经过二年的建设,使本专业专任教师中列入学院培养的专业带头人 1-2 名,培养骨干教师 4 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继续增加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为本专业兼职教师,使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梯队建设更加合理、更加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及设备资源共享的新路。依托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和设备条件,开拓实训、培训等服务功能。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科研与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培训、服务一条龙,保障实训基地持续良性运行和发展。

1. 校内实训基地与课程对照表

企业微信截图_16777242766792.png

2. 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场所。目前,本专业已先后与华德牧草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金新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大连船舶等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合作关系,为校企合作、教学

 

(三)教学资源

校企联合、共建共享,依托学院共享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通过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带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系统设计和建设有利于自主学习、内容丰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时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课程项目实施指导书、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参考资料和课程“微课”录像等反映学习活动必需的资源,进一步开发反映专业及课程特点,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专业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我系将三全育人教育纳入我系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突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系统设计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制定三全育人进教室,三全育人进车间,三全育人进宿舍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我们明确全系各类岗位的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建设课程、科研、实践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我系培养课程教学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堂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把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定期开展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稳定的育人机制。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项目为驱动,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项目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教学效果。

 

(五)学习评价

本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把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过程考核、终结性考试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科目考核方面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成绩按平时50%,考试50%纳入总评。考查科目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考核。

技能考核方面分为校内实验实操、校外实习实训和技能考核。根据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等级程度评定成绩校外实习实训成绩考核由企业岗位标准和岗位职责对学生进行考核。

(六)质量管理

1.组织保障 

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由学院院长、教学主管院长、教务处及督导室组成,主要负责整个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监督及评估工作。这两级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能够有效地对学院的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实施人才培养实施问责制,按照人才培养任务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另外建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学院、专业与企业进行沟通的平台,可以不断得到行业企业专家的支持帮助,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不断优化,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所培养的毕业生更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2. 制度保障

学院管理制度:为加强学院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院逐步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各系及专业认真实施;并结合自身具体实际制订了具体实施办法以及自身的教学管理制度。

 

九、毕业要求

学生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达到160学分,德育、体育合格,参加毕业实习,取得普通话证书,至少获得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农机修理工证书、设施农业装备操作工证书、钳工、电工等。


本文网址:http://jdgc.hlbrzy.com/show.asp?id=3783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